今日要聞
推薦展會
更多 > >
推薦專題
更多 > >
湖北:重監(jiān)管 促農機補貼規(guī)范廉潔實施
nongjx導讀: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是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加快推進農業(yè)機械化和建設現代農業(yè),提高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fā)展的重大舉措。湖北省農機部門重視對農機購置補貼的監(jiān)管,促進補貼政策規(guī)范實施。
湖北省開展第四季度購機補貼檢查工作
10月21日,湖北省農機局副局長周立明帶隊赴襄陽、十堰等地區(qū)進行農機購置補貼督導檢查工作。檢查組按照《關于開展2013年第四季度農機購置補貼督導檢查工作的通知》深入谷城、鄖縣、竹山等地對縣級農機購置補貼組織實施情況、補貼產品經銷情況等進行檢查。督導組采取先聽取被檢查單位的綜合匯報,現場查看補貼資料,再根據掌握的情況有重點的抽查部分補貼機具。
今年以來,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重點抓好監(jiān)管和督導工作,湖北省農機局先后采取不同方式對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情況開展了農機購置補貼專項稽查、全價購機試點督導檢查和農機購置補貼全面督導核查。按照農業(yè)部2013年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落實延伸績效管理工作的要求,湖北省農機局于10月21日起,分組分批次開展2013年第四季度農機購置補貼督導檢查工作購機補貼檢查,確保了補貼政策科學規(guī)范廉潔實施。
湖北通報公開農機補貼信息實施進展
推進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公開是各級農機部門依法行政、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是宣傳黨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重要形式,是構建廉政風險防控機制、降低廉政風險的有力舉措。信息公開作為湖北省農機購置補貼績效考評的重要指標,需全省各級農機部門切實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抓好落實。
一是進一步完善補貼專欄。目前,還有部分縣(市、區(qū))尚未建立專欄,如十堰地區(qū)僅鄖西縣有專欄,京山縣、屈家?guī)X區(qū)等縣市也未建立專欄,需盡快建立。另外,在補貼專欄建立的基礎上,各實施縣市要將專欄名稱統(tǒng)一設置為“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公開專欄”,由于多數縣市均依托當地政府或財政信息網設置專欄,各地應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及時修改專欄名稱,因技術問題無法規(guī)范設置專欄名稱的應及時向省級報告。
二是確保應公開的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全部在專欄中公開。所有農機購置補貼信息都應首先通過當地補貼專欄對外發(fā)布。從檢查情況看,在專欄公開內容中,2013年縣域資金規(guī)模、2012年縣級享受補貼的農戶信息2項公開力度較大,其他7項公開情況較差,相關縣市需盡快補充完善內容。另外,部分縣市雖然設置有專欄,但相關公開內容未集中發(fā)布在專欄中,而是散見于通知公告,公開位置不夠準確。如武漢市黃陂區(qū)、黃岡市黃州區(qū)、孝昌縣、鶴峰縣、廣水市等。“是否將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公開到鄉(xiāng)鎮(zhèn)”和“2013年補貼對象受益前是否按規(guī)定公示”2項,各縣級農機部門均較好完成,“是否將農機購置補貼資金情況作為村務公開內容”和“是否每半月公布補貼資金使用進度”2項則完成較差,需進一步加大落實力度。各地務必將補貼信息公開任務和責任落實到處室、分解到個人,做到任務具體、責任明確。
三是進一步拓寬補貼信息公開形式。根據農財兩部2013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和部領導批示精神,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要及時主動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宣傳冊、明白紙、掛圖等形式,全面全程深入公開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信息。從檢查情況看,各地主要還是通過公告欄的形式來公開補貼信息,廣播、報紙、手機等手段的運用相對較少,需進一步拓寬補貼信息公開的形式和渠道。發(fā)放宣傳冊明白紙掛圖的數量全省達27.5萬份,平均每個行政村11份,每名購機農戶1份,但各縣市間差別較大。如武漢市黃陂區(qū)、鄂州市、赤壁市、仙桃市、天門市、鄖西縣、紅安縣、麻城市、宣恩縣發(fā)放數量均為上萬份,而部分縣市發(fā)放數量則不足百份,需著力加強。
管好、用好補貼資金,落實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是各級財政部門的共同職責和任務。各級財政部門特別是基層財政部門應主動參與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具體實施工作,在補貼資金使用管理、補貼對象和補貼產品及經銷商確定、農民實際購機情況核實等方面,積極履行職責,充分發(fā)揮就地就近實施監(jiān)管的優(yōu)勢。鄉(xiāng)級財政部門應對農民實際購機情況進行核實,縣級財政部門要加強對經銷商的監(jiān)督,核查其銷售臺賬,并按照不低于購機農戶10%的比例,對農民申請與確定、公示、經銷商資質條件等情況,以及是否存在搭車收費、補貼產品和經銷商等問題進行核查。
做好農機購置補貼監(jiān)管從何入手
同時,針對出現的一些問題,需要結合本地實際進行解決,各級財政部門要深入分析原因,認真查找管理漏洞,并舉一反三,以服務為中心,以監(jiān)管為重點,以公開為手段,立即研究改進工作。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以及掛圖、明白紙等形式,加強補貼政策宣傳,讓農民了解政策、知道政策、熟悉政策,提高政策的透明度。
另一方面應完善操作程序和辦法,在補貼資金分配、結算,補貼對象、補貼產品和經銷商確定等方面要做到公開、公正、公平,實現“陽光操作”。在補貼資金分配上,要采取因素法、公式法分配,并突出補貼重點。在補貼資金結算上,要加強對銷售發(fā)票等有關憑證是否真實、齊全,以及補貼產品、補貼標準、補貼金額、支付企業(yè)或經銷商是否相符等的審核,并增加結算頻次,至少保證每季度結算一次。在補貼對象確定上,要解決不公平問題,不得優(yōu)親厚友,提倡有條件的地方,在中央財政補貼資金的基礎上,增加地方投入,實行補貼對象普惠制。在補貼產品和經銷商確定上,要執(zhí)行有關規(guī)定,不得農機生產企業(yè)、機型和經銷商,在補貼產品目錄中不得附帶產品價格,不得以補貼資金指標有限為借口,變相為購機農民推薦補貼產品和經銷商,并對經銷商資質條件給予限定,由農機生產企業(yè)按照資質條件自行選擇確定經銷商。同時,提倡農機生產企業(yè)采取直銷的方式直接配送農機產品,減少購機環(huán)節(jié),實現供需對接。
湖北省開展第四季度購機補貼檢查工作
10月21日,湖北省農機局副局長周立明帶隊赴襄陽、十堰等地區(qū)進行農機購置補貼督導檢查工作。檢查組按照《關于開展2013年第四季度農機購置補貼督導檢查工作的通知》深入谷城、鄖縣、竹山等地對縣級農機購置補貼組織實施情況、補貼產品經銷情況等進行檢查。督導組采取先聽取被檢查單位的綜合匯報,現場查看補貼資料,再根據掌握的情況有重點的抽查部分補貼機具。
今年以來,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重點抓好監(jiān)管和督導工作,湖北省農機局先后采取不同方式對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情況開展了農機購置補貼專項稽查、全價購機試點督導檢查和農機購置補貼全面督導核查。按照農業(yè)部2013年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落實延伸績效管理工作的要求,湖北省農機局于10月21日起,分組分批次開展2013年第四季度農機購置補貼督導檢查工作購機補貼檢查,確保了補貼政策科學規(guī)范廉潔實施。
湖北通報公開農機補貼信息實施進展
推進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公開是各級農機部門依法行政、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是宣傳黨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重要形式,是構建廉政風險防控機制、降低廉政風險的有力舉措。信息公開作為湖北省農機購置補貼績效考評的重要指標,需全省各級農機部門切實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抓好落實。
一是進一步完善補貼專欄。目前,還有部分縣(市、區(qū))尚未建立專欄,如十堰地區(qū)僅鄖西縣有專欄,京山縣、屈家?guī)X區(qū)等縣市也未建立專欄,需盡快建立。另外,在補貼專欄建立的基礎上,各實施縣市要將專欄名稱統(tǒng)一設置為“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公開專欄”,由于多數縣市均依托當地政府或財政信息網設置專欄,各地應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及時修改專欄名稱,因技術問題無法規(guī)范設置專欄名稱的應及時向省級報告。
二是確保應公開的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全部在專欄中公開。所有農機購置補貼信息都應首先通過當地補貼專欄對外發(fā)布。從檢查情況看,在專欄公開內容中,2013年縣域資金規(guī)模、2012年縣級享受補貼的農戶信息2項公開力度較大,其他7項公開情況較差,相關縣市需盡快補充完善內容。另外,部分縣市雖然設置有專欄,但相關公開內容未集中發(fā)布在專欄中,而是散見于通知公告,公開位置不夠準確。如武漢市黃陂區(qū)、黃岡市黃州區(qū)、孝昌縣、鶴峰縣、廣水市等。“是否將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公開到鄉(xiāng)鎮(zhèn)”和“2013年補貼對象受益前是否按規(guī)定公示”2項,各縣級農機部門均較好完成,“是否將農機購置補貼資金情況作為村務公開內容”和“是否每半月公布補貼資金使用進度”2項則完成較差,需進一步加大落實力度。各地務必將補貼信息公開任務和責任落實到處室、分解到個人,做到任務具體、責任明確。
三是進一步拓寬補貼信息公開形式。根據農財兩部2013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和部領導批示精神,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要及時主動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宣傳冊、明白紙、掛圖等形式,全面全程深入公開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信息。從檢查情況看,各地主要還是通過公告欄的形式來公開補貼信息,廣播、報紙、手機等手段的運用相對較少,需進一步拓寬補貼信息公開的形式和渠道。發(fā)放宣傳冊明白紙掛圖的數量全省達27.5萬份,平均每個行政村11份,每名購機農戶1份,但各縣市間差別較大。如武漢市黃陂區(qū)、鄂州市、赤壁市、仙桃市、天門市、鄖西縣、紅安縣、麻城市、宣恩縣發(fā)放數量均為上萬份,而部分縣市發(fā)放數量則不足百份,需著力加強。
管好、用好補貼資金,落實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是各級財政部門的共同職責和任務。各級財政部門特別是基層財政部門應主動參與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具體實施工作,在補貼資金使用管理、補貼對象和補貼產品及經銷商確定、農民實際購機情況核實等方面,積極履行職責,充分發(fā)揮就地就近實施監(jiān)管的優(yōu)勢。鄉(xiāng)級財政部門應對農民實際購機情況進行核實,縣級財政部門要加強對經銷商的監(jiān)督,核查其銷售臺賬,并按照不低于購機農戶10%的比例,對農民申請與確定、公示、經銷商資質條件等情況,以及是否存在搭車收費、補貼產品和經銷商等問題進行核查。
做好農機購置補貼監(jiān)管從何入手
同時,針對出現的一些問題,需要結合本地實際進行解決,各級財政部門要深入分析原因,認真查找管理漏洞,并舉一反三,以服務為中心,以監(jiān)管為重點,以公開為手段,立即研究改進工作。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以及掛圖、明白紙等形式,加強補貼政策宣傳,讓農民了解政策、知道政策、熟悉政策,提高政策的透明度。
另一方面應完善操作程序和辦法,在補貼資金分配、結算,補貼對象、補貼產品和經銷商確定等方面要做到公開、公正、公平,實現“陽光操作”。在補貼資金分配上,要采取因素法、公式法分配,并突出補貼重點。在補貼資金結算上,要加強對銷售發(fā)票等有關憑證是否真實、齊全,以及補貼產品、補貼標準、補貼金額、支付企業(yè)或經銷商是否相符等的審核,并增加結算頻次,至少保證每季度結算一次。在補貼對象確定上,要解決不公平問題,不得優(yōu)親厚友,提倡有條件的地方,在中央財政補貼資金的基礎上,增加地方投入,實行補貼對象普惠制。在補貼產品和經銷商確定上,要執(zhí)行有關規(guī)定,不得農機生產企業(yè)、機型和經銷商,在補貼產品目錄中不得附帶產品價格,不得以補貼資金指標有限為借口,變相為購機農民推薦補貼產品和經銷商,并對經銷商資質條件給予限定,由農機生產企業(yè)按照資質條件自行選擇確定經銷商。同時,提倡農機生產企業(yè)采取直銷的方式直接配送農機產品,減少購機環(huán)節(jié),實現供需對接。
- 凡本網注明"來源:農機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農機網,轉載請必須注明農機網,http://www.lariyqr.cn。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yè)發(fā)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guī)遭投訴的,一律由發(fā)布企業(yè)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