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通知公告】 2019年12月2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農業(yè)農村廳對全區(qū)2019年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情況進行了通報。總體來看,截至2019年12月20日,全區(qū)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登記總量4.59億元,結算兌付2.05億元。其中,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登記總量4億元,占中央補貼資金總量4.684億元的85.4%,自治區(qū)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登記總量5900萬元,占自治區(qū)補貼資金總量5500萬元的106.83%。共補貼機具11.28萬臺(套)、設施設備數量10.76萬個(套),受益農戶8.75萬戶,拉動社會投資10.76億元。
中央補貼資金使用量、使用進度和結算兌付較好的地區(qū)如下:
一、中央補貼資金使用量*名的縣(市、區(qū))
扶綏縣3024.92萬元,興賓區(qū)1934.46萬元,江州區(qū)1841.02萬元,橫縣1501.22萬元,賓陽縣1090.37萬元,象州縣1034.98萬元,陽朔縣1002.50萬元,柳江縣852.90萬元,寧明縣780.05萬元,武宣縣751.91萬元。
二、中央補貼資金使用進度*名的縣(市、區(qū))
西鄉(xiāng)塘區(qū)216%,合山市156%,港南區(qū)141%,灌陽縣136%,武鳴縣128%,天峨縣126%,天等縣126%,臨桂縣125%,鐵山港125%,西林縣122%。
三、已遞交結算材料資金*名的縣(市、區(qū))
青秀區(qū)163%,西鄉(xiāng)塘區(qū)154%,武鳴縣136%,羅城縣128%,忻城縣123%,龍勝縣119%,環(huán)江縣117%,馬山縣113%,資源縣108%,天等縣106%。
四、補貼任務結算兌付比例*名的縣(市、區(qū))
合山市135%,西鄉(xiāng)塘區(qū)128%,馬山縣113%,龍勝縣112%,天峨縣102%,上林縣100%,長洲區(qū)99.97%,邕寧區(qū)99.74%,資源縣99.4%,港南區(qū)98.9%。
五、補貼政策實施較好的市縣及做法
(一)河池市。今年分配河池市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2450萬元,截至12月20日,全市使用中央補貼資金2683萬元,占績效考評任務137.6%。河池市地形地貌復雜、農機作業(yè)條件差,補貼額較多的大中型農機具推廣難度大,為完成目標,河池市把購置補貼工作列入縣、鄉(xiāng)政府績效考評,將補貼辦理和機具核驗下沉至鄉(xiāng)村,及時解決機構改革中購機補貼工作遇到的工作職責主體不明確等困難和問題,并印發(fā)23.2萬份宣傳資料集中統(tǒng)一宣傳,引導銷售企業(yè)引進適用機具供農民購買。
(二)桂林市。今年桂林市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使用量達5400萬元,是2018年資金的三倍。為完成目標,該市狠抓落實、創(chuàng)新方法,組織召開農機購置補貼會議5次、督查調研活動4次、操作和監(jiān)督培訓2次,任務較重的縣赴鄉(xiāng)村直接辦理補貼和核驗機具,積極推廣手機APP辦理補貼,大力推進田間軌道
運輸機等新產品補貼,超額完成了自治區(qū)下達任務。
(三)合浦縣。今年分配合浦縣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600萬元,是2018年資金的兩倍。作為沿海地區(qū),全縣補貼機具需求范圍窄,資金使用難度較大。但該縣變壓力為動力,結合現代農業(yè)發(fā)展,在多次調研明確目標基礎上,通過開展培訓、宣傳、現場演示等活動增加“客源”,通過“一站式”服務、上門服務加快補貼辦理,懂農民所需、讓群眾滿意,較好地完成了年度任務。
區(qū)農業(yè)農村廳要求各地:一要加快資金兌付進度。補貼款結算兌付事關群眾的切身利益,影響購機資金回籠和投入再生產,以及社會對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的滿意度。為此,各地要高度重視補貼款結算兌付工作,加強與本地財政部門溝通,切實加快結算兌付進度。
二要謀劃明年補貼工作。2020年是全面完成“十三五”規(guī)劃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落實《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農業(yè)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yè)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首年。各地要以購機補貼工作為抓手,以2020年補貼分配資金使用為目標,學習先進經驗、查擺存在問題、謀劃工作措施,確保“十三五”各項指標和明年補貼工作順利完成。
本文由農機網整理發(fā)布,資料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農業(yè)農村廳,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lián)系我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