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機網 地方農機】 在秸稈綜合利用方面黑龍江省成效較為顯著,據悉,黑龍江省2018年秸稈年綜合利用率超過65%。全省秸稈還田面積大幅增加,超過9000萬畝;肥料化利用超過4700萬噸;秸稈離田面積超過6200萬畝,同比增加1500多萬畝;秸稈固化壓塊站現已開工986個,已完工345個;戶用生物質爐具已安裝超過3萬臺,全省燃料化利用1470多萬噸;飼料化利用超過1000萬噸;秸稈收儲站點達到2700多個,收儲能力明顯提升;全省基料化利用秸稈超過20萬噸,同比增加10萬噸。2019年,黑龍江省各地將繼續(xù)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工作。
2019年黑龍江大力推廣離田機械化秸稈還田
近日,黑龍江省農業(yè)農村廳發(fā)布《2019年全省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要點》通知。通知明確,要深入開展秸稈還田耕種農機標準化技術示范,繼續(xù)實施秸稈還田耕種農機標準化技術提升示范工作,拓展“一翻兩免”耕作模式內涵,并繼續(xù)驗證玉米免耕播種、玉米平作、水稻埋茬整地機插秧等機械化耕種模式。通知要求,全力推廣實用型秸稈還田離田機械化措施,按照節(jié)約成本、簡潔、環(huán)保適用原則,積極推進秸稈打包離田、推集離田、撿拾車收集離田、寬幅仿形摟耙等多種實用措施應用,并力爭提出適合不同地區(qū)、不同土壤、不同作物的秸稈還田離田機械化處理模式。據了解,黑龍江省年內重點推進玉米秸稈覆蓋免耕、水稻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等2項地方標準制定。
黑龍江佳木斯市積極探索秸稈綜合利用新途徑
佳木斯市在秸稈綜合利用方面積極探索新途徑、新辦法、新模式。通過飼料化、燃料化、能源化、基料化、肥料化,大限度的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不僅使秸稈變廢為寶廣泛用于促農增收,也在拉長秸稈轉化利用的鏈條上趟出新路徑。
據悉,截至目前,佳木斯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量541.64萬噸,其中,肥料化利用340.69萬噸,飼料化利用41.74萬噸,基料化1.07萬噸,燃料化利用156.63萬噸,原料化利用1.51萬噸。
黑龍江肇州縣秸稈處理初步形成綜合多元利用格局
黑龍江省大慶市肇州縣深入推進秸稈禁燒、綜合利用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肇州縣已初步形成秸稈原始化、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和能源化“五化”并重的綜合多元利用格局。使小秸稈孕育出了大產業(yè)。在秸稈禁燒大政策的背景下,肇州縣轉變觀念、不等不靠、想方設法利用秸稈資源,變廢為寶式地解決秸稈回收問題。
肇州縣大力推廣秸稈還田應用技術,通過秸稈深松翻埋還田、堆漚腐熟還田、免耕覆蓋還田等多種還田模式示范帶動,2018年秸稈還田面積達到53萬畝,利用秸稈50萬噸。
秸稈離田有妙招。肇州縣為破解秸稈收儲“初一公里”難題,積極推進專業(yè)收儲場建設工作,通過圍繞燃料站布局建設、產業(yè)扶貧政策帶動建設、合作社或家庭農場再建設等方式,形成“燃料站有配套收儲場,村級有示范收儲場,鄉(xiāng)鎮(zhèn)有家庭農場或合作社收儲場的收儲利用體系。
肇州縣農業(yè)部門一直在全縣適宜地區(qū)加快試點村建設,通過試點村帶動引導農戶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為了更好的利用離田秸稈,縣里還制定了14個新建燃料站建設方案。燃料站收儲運設備已經全部購置到位,部分燃料站開始試運營。
黑龍江東寧市秸稈回收再利用
近日,在黑龍江東寧市三岔口鎮(zhèn),某公司專業(yè)秸稈
打包機械隊,利用晴好天氣進行打包秸稈的離田運輸作業(yè)。
據了解,去冬今春以來,東寧市各地農村,通過秸稈禁燒等政策引導、資金扶持、企業(yè)和農村專業(yè)合作社積極參與的形式,大力推進農田秸稈回收和綜合利用。秸稈回收綜合利用主要包括牲畜飼料、加工生產草簾子、生物質發(fā)電、生產水稻育秧盤等多種形式。
本文由中國農機網整理發(fā)布,資料來源:黑龍江省政府網、 黑龍江農業(yè)信息網、牡丹江市農業(yè)農村局、大慶網、黑龍江日報,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